笔者按:
本文的原文是我为《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3》写作的序言,谈及我一直在观察和思考的问题:为什么绿色信贷有30万亿,而ESG公募基金却不足5千亿?如何借力银行市场绿色金融促进资本市场责任投资?
本文在序言基础上略作修改,更新了部分统计数据,也提及了刚刚发布的《证券期货业绿色证券业务标准规划(2024-2025)》。
放眼全球,2023年世界责任投资市场出现分化。欧洲市场逐步适应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SFDR)的要求,责任投资资产规模止跌回升;美国市场变得越来越政治化和两极化,责任投资资产规模大幅下降;中国市场则在绿色金融的政策激励下,责任投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
细看国内,2023年中国责任投资市场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信贷市场的绿色金融发展迅猛,而资本市场的责任投资艰难前行。两个市场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动态比较,银行业的绿色信贷已经连续多年增长,最近三年的增速均在30%以上;责任投资基金市场则是一边产品数量增长、一边市值规模下降,这种情况已持续两年。静态比较,33万亿元的全口径责任投资市场规模中,约86%是绿色信贷,约6%是绿色债券,证券投资基金的比重不足2%。
注释:上图各类型数据的统计口径不完全相同,详情请参考年度报告的附录。主要数据统计截止至2023年三季度末,部分数据近期有更新。根据央行数据,2023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0.08万亿元,同比增长36.5%;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3年末我国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
客观地说,形成这一市场格局,资本市场的波动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这一市场格局主要是由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性特征所决定,即间接融资规模大而直接融资规模小。因此,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看,我们不能也不必改变这一市场格局,但应当开动脑筋,思考如何借银行市场之力推动资本市场责任投资和ESG的发展,促进“大绿色金融”的跨市场协同。
这方面的实践探索已有先例。2021年,央行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首次将银行发放绿色贷款和持有绿色债券等定量评价指标同时纳入评价,提高了银行购买绿色债券的积极性,助推了绿色债券存量规模突破2万亿元。2019年,华夏银行率先推出ESG理财产品,此后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积极跟进,四年时间已经发展到约16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可以想见,倘若此类实践探索多了,就可以更好地连通银行市场和资本市场,引流更多资金在资本市场中践行ESG。我认为,这与2021年评价方案的政策方向是一致的。评价方案的表述突出了绿色金融业务的概念,除了包括绿色贷款外,还包括绿色证券、绿色股权投资、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理财等,体现了“大绿色金融”的融合理念。只是在当时政策、标准条件下,只有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才有明确定义、标准和统计,所以当时只把这两种产品规模纳入评分。假以时日,监管部门若可明确绿色证券、绿色理财等绿色金融业务的定义、标准和统计,那么未来也完全可能将之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分,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有利绿色和ESG的资产配置策略。
同样的思路也可适用在具有一定政策(公共)属性的资金,譬如主权基金、养老金、国有资本等。主权基金(中投)和养老金(社保基金)已在投资实践中纳入ESG考量。国资委目前在推动央企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全覆盖,或许下一步可以将ESG理念也引入到央企和央企控股的投资公司(基金),必然对市场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如此想来,资本市场责任投资的“开源引流”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很多样,值得做一番梳理。当然,随之而来且不可绕开的问题将是ESG的财富效应,毕竟养老金也好国有资本也好,都是对投资回报有要求的。此时需要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拿出过硬的统计数据来说明ESG投资的稳健性。由此可见,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绿色或ESG产品定义、标准,再到统计、评价、考核,依次落地方能形成闭环。回顾过往,信贷市场探索这一路径用了十多年时间,才有28万亿元的成绩(2023年末突破30万亿元);资本市场也应着眼长远、加快推动。
近日,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发布《证券期货业绿色证券业务标准规划(2024-2025)》,旨在描绘绿色证券全貌基础上,根据现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自律规则和现行标准,厘清绿色证券各业务领域标准化现状,对下一阶段绿色证券业务标准化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规划中明确了最近两年绿色标准的六项重点工作:(1)绿色证券术语;(2)绿色证券发行业务标准;(3)绿色证券投资业务标准;(4)绿色证券评估认证标准;(5)绿色证券信息披露标准;(6)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绿色证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标准。我认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是资本市场责任投资“开源引流”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