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观点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与观点

[绿色金融]小额信贷不只是产生社会效益

浏览次数 : 1092
更新时间 : 2014-07-18 12:36:00

郭沛源

        6月末参加了中和农信举办的一个绿色信贷活动。在交流时主要谈了三点:第一、中国推动绿色信贷的逻辑和过程;第二,绿色信贷指引所规定的内容和国内的实践情况;第三,从绿色信贷的角度来看小额信贷的问题。我觉得,小额信贷如果能够和绿色信贷的理念结合,所产生的的效益就不只是社会效益,还可以有巨大的环境效益。

中国绿色信贷政策

        中国的绿色信贷有两个推动力量,一个是环保,另外一个是金融。金融会因为环境问题出现资金安全的问题。环保这条线则要从环保部的角度来看。2007年环保部推出一系列的绿色经济新政,当时媒体就把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叫三大绿色经济政策,目的是运用经济杠杆的力量,尤其是资本杠杆的力量治理环境。

        一开始,环境部门的动力会更大一点,因为可以调动金融杠杆的力量遏制环境污染的问题。在中国执法还不是那么严格的情况下,银行所面临的资金安排的风险是相对低的。

        不过,接下来就出现一个问题了。银行说,我们只会看财务报表,我们看不懂企业环保做得好还是不好。所以,在2009年,几个部门联合出了一个叫信息共享的文件。环保部把黑名单共享给银监会、银监局或者人民银行,让他们根据这些名单谨慎的放贷,或者不要放贷。这就是一个进步了。

        银监会也在很积极推动绿色信贷,2012年又出了一个更完整的《绿色信贷指引》。这个绿色信贷指引就把绿色信贷概念做了一个更加清晰和完整的界定。绿色信贷是做什么呢?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加大对低碳循环经济、绿色金融的支持;防范环境和社会风险;提高自身的环境和社会表现。记住这三点就能了解中国做绿色信贷指引的目的了。

        绿色信贷,支持环保,要控制风险,还有自身要环保,比如在众多的银行网点要节能、节水,用可再生水等等。

        对于绿色金融,除了自身的环保行为,银行到底做得怎么样呢?一个是风控,二是产品创新。国际上所有关于可持续银行、绿色金融,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点来做。

国内银行金融创新做得怎么样?

        国内银行的绿色金融创新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向国际金融机构,最早的时候主要跟国际金融公司、法国开发署、世界银行机构学习怎么做绿色金融创新。二是国内的银行像兴业、浦发,跟国内一些公司做了一些合作之后,积累的一些经验,开始推出自己的产品。产品的主要类别大致就是节能减排融资项目类的产品。三是类似金融产品多了以后,一些银行开始把它变成比较成体系的产品服务。

        能效融资的产品其实跟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是结合的非常紧密的,它可能会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商业银行直接给用能企业资金,比如一个酒店,银行把钱借给这个酒店,酒店拿着这个钱做节能改造,做技改,把空调、通风系统等改造,项目有一个周期大概在3年左右,酒店可以通过节能的改造,在未来几年节约下来的收益还本付息,把钱还给银行,这样的模式就叫能效融资的模式。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银行把钱借给节能服务公司,由节能服务公司用这些资金做技术改造。由节能服务公司与酒店达成一个收益分配的协议,然后节能服务公司拿着这个收益之后还给银行,这就是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模式。这是我们看到的国内最多的能效服务的模式。

        其它还有像绿色债券,比如最近浦发承销了中广核的风电附加碳收益的中期票据。它的创新点很有意思——把债券的收益分成固定利率部分和浮动利率部分,然后浮动利率部分和深圳碳市场的价格做了一个挂钩。

        在全世界,绿色债券现在发展非常快,目前有很多著名公司,像联合利华这样的公司都在发行债券,这也是国内外未来几年在绿色金融方面比较创新的东西。

        这是国内目前绿色金融或者绿色信贷创新的基本情况。

从小额信贷的角度看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的问题

        其实回到最开始说的绿色金融或者绿色信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风控、产品创新、自身表现。

产品创新

        对于中和农信,产品创新有东西可以做,能效融资现在在商业银行当中还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它有比较多成功的经验,能效融资的模式是可以跟一些农户的需求结合起来的。

        还有一个复杂的设计,比如能效投资也有的延伸到供应商的设备融资。银行不是把钱给到买的人,而是卖设备的人。比如银行直接把钱给到设备的卖方,卖方实际上它得到了银行的钱,然后把设备给用户,用户相当于跟银行借钱,但是它不接触这个钱。设备方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因为可以促进它的销售。

        比如最近国际金融公司和可口可乐一个案例。二者合作,国际金融公司出钱,作为一个贷款方,把钱借给可口可乐的分销商,分销商用这个钱做生意,通过给可口可乐做分销把这个钱还回去。这样的模式中和农信也可以去做。

风险控制

        关于风险控制,有一个准入名单这是第一步,这是最基础的。但是银行更多是从风控的角度考虑,银行特别想知道有没有一个可以查看这个公司以前有没有违规的记录的数据库。现在国内很少有这样的数据库,关注环保的人都知道水污染地图,它们现在做的东西就可以让银行在这个数据库上面查询,然后看看这个企业以前的违规情况怎么样。

        当然同样的问题很难在农户身上用到,因为那里面都是企业的信息,但是至少有一个东西我们可以模仿别人的做法。比如刚才提到了我们已经做了土壤的污染调查,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很极端的情况,如果这个地方土壤被镉污染了,这个地方种地的大米很多人不愿意买。如果大米卖不出去靠什么还钱,这里面有风险的关联,但是风险的关联不是那么的直接,但是至少这样的信息可以作为我们提前预防的一种措施。

        比如我们把生态等行业的信息整合成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以对我们的前线的人员做一些评估,哪些东西有哪些风险,这样也是风控可以考虑的问题。

自身的环保

        自身的环保,从它的成本开支的构成来看,这对银行说确实不算什么,但如果从一个绝对数字来看,因为银行网点多,一个地方节能一点,它产生的绝对数是蛮大的。现在90天就可以开一个新的网点,这样的速度下去我们的网点也有很多,这个时候可以制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如我们装修的时候应该用什么,采购应该有一个绿色的采购清单,双面打印也可以节省钱,这些东西比较简单,但也是绿色信贷里面的内容。


本文整理参考了由微信号“中和农信”发送的“【观点】商道纵横郭沛源:中国绿色信贷的做法与经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