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观点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与观点

【新闻】郭沛源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专访谈中国ESG市场的增长空间

浏览次数 : 1605
更新时间 : 2022-11-14 13:29:35
 

郭沛源是商道融绿董事长、商道咨询首席专家和商道学堂校长,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同时也是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UNEP FI中国顾问。郭沛源博士于2012年发起中国责任投资论坛(China SIF)并担任理事长,2015年参与发起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担任理事。他同时还担任中国银行协会绿色信贷培训项目特聘专家。他在接受《商业周刊/中文版》专访时表示,中国ESG市场在快速增长,而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速度将决定ESG市场的发展速度,进而为ESG市场规模增长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Q:请问您如何评价当前A股公司整体信披的表现?信披质量呢?哪类指标的表现相对好一些?

A:商道融绿持续跟踪A股的ESG信息披露表现。根据《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报告(2022)》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7月1日,A股上市公司共有1439家发布了2021年ESG报告,约占31%。其中,沪深300成分股中共有269家发布了ESG报告,占比接近90%。根据我们的观察,在ESG指标的披露方面,社会、治理相关的指标披露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自愿披露的指标的披露率已经接近50%,但定性指标的披露率仍明显高于定量指标。在ESG指标的披露质量层面,根据统计,平均得分在60分(满分100分)以上的指标占比接近50%,这意味着,仅有一半的ESG指标表现达到“及格线”水平。从行业来看,金融业上市公司定量指标披露率已经超过了定性指标,且该行业的ESG平均得分高于其他行业。

Q:对ESG数据的获取、量化及标准方面有了哪些新的进展?您们有自己的ESG数据库,那么在数据收集方面,您们的方法有哪些,技术上有什么优势?希望扩大哪些维度来丰富自己的数据库?

A:我们基于对ESG因素的长期研究经验于2015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ESG评级体系,并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ESG数据库。我们的ESG评级覆盖全部中国境内上市公司,港股通中的香港上市公司,以及主要的债券发行主体。我们的ESG评级框架包括14个核心议题,ESG分析团队通过对近700个数据点进行数据采集后,对近200个ESG指标进行打分。我们共设立了51个行业模型,模型内包括该行业的ESG指标和指标权重。通过行业模型,最终得到每家公司的ESG得分(0~100)及ESG评级(A+至D,共10等级)。商道融绿的数据优势主要包括:一是对中国市场有足够的理解,指标选定和权重配置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中国的特征,数据可用性也比较强;二是历史数据积累丰富,很多公司的数据可以追溯到过去五年,这样可以形成较好的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是扩大数据的覆盖范围和类型。一方面,将评级应用到非上市公司,譬如债券发行人等。另一方面,扩大非财务数据类型,我们近期的重点是双碳数据,包括与气候相关的物理风险数据和转型情景数据。

Q:随着对公司ESG信息披露的需求在急剧上升,ESG数据市场的规模在逐年增长,您如何看待ESG数据市场潜在的规模?从需求来看,数据本土化呈现出哪些特点?ESG指数的供给越来越多,更多的投资机构也把ESG因子作为获取Alpha收益的新来源,您认为哪个因子更能体现选股能力?

A:ESG信息是可以创造增量价值的,因此ESG信息可以广泛运用到各种投资决策的场景中。我们的愿景是让每一个决策都纳入ESG因素的考虑。资产管理行业重要的应用领域,也是目前ESG信息与投资决策结合最紧密的领域。我认为,没有一种单一策略可以适用全部的资产管理机构,因为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投资偏好和优势领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去考虑ESG的整合。因此我们开发出多种ESG投资策略,包括单因子策略和多因子策略,为金融投资机构进行ESG整合和ESG产品创新提供支持。

Q:方便与我们分享一下您们的ESG风险雷达系统的最新发现吗?企业在G(公司治理)上的情况如何?

A:商道融绿ESG风险雷达系统是展示商道融绿对评估主体ESG风险暴露水平评估结果的平台。商道融绿通过自主研发的ESG风险评估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结合专家分析,提供覆盖A股、港股、中概股以及债券发行主体的ESG风险暴露分数和具体的ESG风险事件数据,并提供精确的风险类型及风险程度评估,帮助投资机构将ESG风险因素整合至投资管理的流程中。9月26日至10月9日期间,我们的ESG风险雷达系统共计识别分析出中证800成份股风险事件48起,涉及25家上市公司,占比3.1%,共环境类1起、社会类24起、治理类23起。其中,中等风险等级事件4起(环境类1起、社会类2起和治理类1起),高风险等级事件1起(环境类0起、社会类0起和治理类1起)。根据《A股上市公司ESG评级分析报告(2022)》统计,过去十年间,商道融绿ESG风险雷达系统收录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三大类风险事件总数相当,但从事件严重性与影响程度等级角度来看,公司治理类中、高等级风险事件数量远高于环境及社会类。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类风险事件中、高等级占比分别为10.54%、14.23%、29.68%。从ESG风险事件类型角度分析,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合规是上市公司环境维度面临较大的风险,产品(服务)风险和员工权益类风险事件是社会维度面临较大的风险,商业道德风险与合规管理风险是公司治理维度面临的较大风险。

Q:在企业竞逐“绿色赛道”的趋势下,它们是否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困惑?

A:企业的普遍困惑有两个。一是如何定义和衡量绿色,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甚至不同细分市场给出的绿色定义不完全一致,这会让企业感到困惑。二是绿色和收益的关系,绿色能否带来超额收益?追求绿色可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市场是否会对增加的成本予以弥补?

Q:陆续有观点提出ESG投资是一种幻象,除了极端天气和能源危机,包括马斯克攻击ESG以及经济学人等报道批评ESG让欧美市场出现ESG投资光环褪去的焦虑,晨星的数据也显示,二季度美国可持续投资在五年中第一次出现了外流现象。前不久您对这个现象回应过,表示欧美市场的焦虑不会传染到中国市场。现在您是否改变了想法?

A:我们的判断没有变化。主要原因就如我在《理性看待近期欧美ESG市场的焦虑》这篇文章中所说的:第一,境外资金在境内市场占比有限;第二,中国ESG市场虽然也快速增长,但并未“疯涨”,中国ESG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第三,绿色金融的强劲支撑仍然坚挺。中国绿色金融发展速度将决定ESG市场的发展速度,为ESG市场规模增长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Q:ESG想要在中国成为主流,还需要解决哪些摩擦和争议?

A:中国的ESG和责任投资要真正进入主流,我认为要加强四个方面的“ESG基础设施”。首先是ESG信息披露,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信息匮乏,行业难言发展。第二是ESG数据服务,特别是评级、指数等,让ESG信息为投资者所理解和采纳。第三是ESG标准,包括上市公司ESG评价方法、基金产品ESG分类方法等,市场要就这些标准形成共识,才可以提升市场效率。第四是长期投资者的进入,这是ESG投资的动力源泉,长期资本越多,ESG发展越快。

采访:马珊珊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