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十周年之际,2025绿金委年会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2025年7月4日在浙江湖州举办。年会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主持,中国人民银行和主要金融机构的领导以及来自上百家机构的专家在年会上发言,与会代表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等热点议题深入讨论。同时,今年的绿金委年会发布多项成果并举办八个分论坛。
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博士参加绿金委年会,并代表安国俊老师牵头的课题组发布《混合融资国际实践及创新路径研究》及《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创新机制研究》两项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商道融绿参与的《环境信息披露研究》课题组也在年会上介绍了阶段性成果。

在当日下午举办的“论坛二:可持续信息披露趋势与实践”中,郭沛源与政策制定机构、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的多位嘉宾围绕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最新趋势与实践展开了深入交流。郭沛源围绕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对全球及中国的影响,从信息披露角度分享了独到见解。他指出,欧美的ESG披露政策呈“减法”态势,美国政策反复,欧盟面临现实压力降低难度;中国则坚持“加法”路径,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及可持续信息披露。他强调,面对复杂变化,不能盲目跟随欧美退缩,而应理性看待现实差距和分析自身需求,有序推进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特别是在碳数据基础设施方面仍需大力提升。此外,他指出,尽管美国市场已将“ESG”作为敏感词,但投资人对气候风险信息的关注依然强烈,他们仍会从风险管理角度要求相关披露,这体现了信息披露在推动气候风险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围绕环境信息披露重点议题,郭沛源指出2024年是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出台的大年,三大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财政部发布可持续披露的基本准则。这两年是规则落地的关键阶段。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需重点关注两个关键领域:一是“双重重要性分析”,尤其是如何分析可持续议题对财务的潜在影响;二是气候风险的情景分析,这对建模能力和数据支撑提出较高要求。相较其他披露要素,这两方面技术门槛更高,建议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升信息披露的系统性与专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