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观点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与观点

【新闻】中国责任投资十大趋势2022

浏览次数 : 1246
更新时间 : 2022-01-25 18:29:30
商道融绿
中国责任投资论坛

趋势一、双碳目标引领ESG和绿色金融发展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021年底,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转型路径日渐清晰。虽然从范畴上看,ESG和绿色金融比双碳目标更广,但从热度上讲,双碳是绝对热点。我们预计,2022年双碳目标将引领ESG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绿色金融发展以助力双碳为首要目标,ESG也以双碳为优先议题,相关政策、产品都将大量涌现。碳市场在完成了首年的平稳运行之后,“十四五”内有望扩容,自愿减排机制(CCER)有望在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下重启。
 
ESG和绿色金融从两个方面助力双碳目标。一是气候投融资,2022年我国将确定首批气候投融资的地方试点,探索不同的实施路径和模式;二是防范风险,量化测算和有效管理转型过程中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关注社会风险、促进和谐转型也会受到更多关注。
 
趋势二、政策工具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
 
政策目标会通过政策举措传导到市场。以往,政策举措主要以政策信号、便利措施为主。近年来,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的政策工具越来越多见。2018年,央行将符合条件的绿色资产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担保品范围;2020年,财政部将绿色信贷占比纳入商业银行绩效评价。2021年中,绿色金融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2021年底,央行先后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利率为1.75%的资金支持。我们预计,2022年这些政策工具将会有效激励金融机构配置绿色资产,特别是加速绿色贷款发放和增加绿色债券持有。
 
地方政府会出台更多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对地方金融机构的激励政策,特别是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譬如,2022年上半年深圳将会产生首批市级认定的绿色金融机构,政策对此类机构的经营规模和增速提出具体要求。
 
趋势三、ESG与绿色金融产品迎来规模式增长
 
在多重因素推动下,2021年中国ESG和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绿色信贷余额比往年增加了2万多亿元,泛ESG公募基金的规模和绿色债券的规模都比往年翻了1倍多。我们预计,只要金融市场不出现系统性震荡,2022年中国ESG和绿色金融市场的增速将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体规模将跨越20万亿元大关。市场规模增长的意义重大,这意味着ESG和绿色金融将成为主流金融机构关注的新增长点,市场上会涌现更多类型丰富、策略多样的ESG和绿色金融产品。譬如,投后尽责管理(Engagement & Stewardship)将成为头部公募基金公司积极探索的ESG投资策略。
 
转型金融将成为规模式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毕竟绿色资产规模相对较小,大量的资产要从不绿向绿、从浅绿向深绿转型。我们预计,2022年中国市场关于转型金融的概念、标准、分类及监管框架会逐步走向清晰。
 
趋势四、保险资金加速部署ESG投资
 
2021年5月,中国保险资管协会联合保险资管行业各机构发布《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倡议书》,吹响了保险资金部署绿色投资的号角。从全年数据看,2021年保险资金投向绿色领域的规模约1万亿元,同比翻番。我们预计,2022年这一趋势仍将持续,2021年底成立的保险资管协会ESG专业委员会也将助力保险资金加速部署ESG投资。据悉,有关部门正在拟定《保险资金ESG投资指引》,我们预计该指引有望在2022年出台。若该指引能纳入定向降低ESG投资保险资本占用等激励措施,那么将会对保险资金部署ESG投资形成重大利好。
 
除险资外,国内其他长期资金也将不同程度纳入ESG投资的理念。中投公司(CIC)已发布《可持续投资政策》,预计将有更多具体举措。养老金对ESG投资的关注度也在提升,《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1》发布会热议ESG,说明养老金ESG投资形成初步共识。
 
趋势五、中欧共同分类目录促进绿债市场开放
 
在绿色债券市场,2021年7月中国实施新版标准《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剔除了煤炭相关项目,促进中国绿色债券标准与国际接轨。2021年11月,《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报告——气候变化减缓》的发布进一步加速了中外绿色金融标准的融合。共同分类目录由可持续金融国际平台(IPSF)的工作组编写,详细比较分析了中欧编制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的方法论和结果,纳入了中欧绿色与可持续金融目录所共同认可的、对减缓气候变化有显著贡献的经济活动清单,对推动中欧绿色投融资合作、引导跨境气候投融资活动、降低跨境交易的绿色认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预计,此举将有效促进中欧绿色资金双向流动,利好绿色债券市场开放,特别是计划境外发行绿色债券的中资机构。
 
2022年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机构市场化评议工作将完成首次评议,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中国绿色债券原则》也有望颁布。这些举措都将促进中国绿色债券市场的规范发展。
 
趋势六、在求同存异中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尽管国际关系震荡,我国仍坚持走多边主义、团结合作之路,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最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也是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五大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ESG与绿色金融的国际合作仍是大势,有助我国深化金融开放。我们预计,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一带一路将继续成为国际合作的重点议题;联合国、世界银行、G20、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IPSF将是我国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更多中资金融机构将参与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及支持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TCFD)。
 
与此同时,中外在ESG和绿色金融方面仍有差异,局部摩擦难以避免,特别是在化石能源、中医中药、责任供应链等方面。ESG评估的中外差异会引起更多关注,国内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将开始探讨有中国特色的ESG评估体系和投资方法。
 
 
趋势七、ESG人才和培训的市场需求激增
 
ESG投资的快速发展直接刺激了市场对ESG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市场各类机构,包括银行、保险、买方机构、卖方机构、中介机构等,都有较强的ESG人才招募需求。但是,市场的ESG人才供给有限,特别是新增人才供给严重不足,这导致有一定经验的ESG人才比较抢手,在不同机构间的跳槽频次也在增加,ESG猎头业务将显著增长。除了招募新人外,市场机构对ESG内部培训的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在投研及市场客户沟通等职能部门。目前的内训需求仍较初级,以ESG投资原理、发展现状、政策解读为主。
 
我们预计,需求增长会刺激市场供给。短时间内,供给端将以市场化的培训等形式满足激增的需求。多数培训为常规定制化培训,也会出现证书类培训。长期来看,高校培养会成为ESG人才的主要来源,预计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高校开设ESG相关课程乃至相关专业。
 
趋势八、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关注漂绿风险
 
ESG市场的繁荣发展,也会伴随鱼目混珠的困扰。漂绿风险悄然提高,主要表现为个别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为了迎合市场口味,不做任何研发就贴上ESG和绿色金融的标签。欧洲市场的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出台了《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SFDR)》,对金融机构和产品提出了更明确的信息披露要求,条例中的条款在2021年和2022年分步实施。香港证监会也出台了相似的规定,将在2022年生效。
 
中国内地的监管部门也高度重视、积极防范漂绿风险。譬如,央行在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时,就强调了“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的要求;2022年1月,交易商协会发文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信披自律管理。我们预计,2022年监管机构将会加强反漂绿措施,特别是要求金融机构说明产品逻辑和管理框架。强化信息披露、引入第三方评估认证将是常见的监管方向,也是金融机构应重视的管理方法。
 
趋势九、金融机构试行环境信披及压力测试
 
金融机构将成为环境信息披露的重点行业。2021年,央行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方案》、《银行业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操作手册(试行)》和《金融机构碳核算技术指南(试行)》等多份文件,指导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金融机构试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并探索开展碳核算。2022年将是全面落实阶段,包括全面推行环境信息披露、开展调研与评估、继续深入研究、为新一轮披露做好准备、总结经验等。我们预计,2022年将有更多金融机构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或TCFD报告。这些机构将主要出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京沪和大湾区等地。
 
商业银行开展气候压力测试也将成为新热点。2021年,央行已组织部分银行进行试点,预计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将形成标准、规范,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也有一些金融机构会自愿开展气候压力测试,在实践中摸索经验。
 
趋势十、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稳步推进
 
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之一。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强化企业环境信披,2021年底发布了管理办法,2022年1月发布格式准则。根据要求,发生违规行为的上市公司与发债企业要强制披露环境信息。这也意味着,并非全部上市公司都要强制披露,这与证监会的态度一致,证监会主张采取鼓励而非强制的方式,积极稳妥、分步推进。但是,步伐明显加速:沪深交易所2022年1月同时更新上市规则,多次提及社会责任,重申上市公司“应当按规定编制和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之后,上交所又进一步要求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公司法》修订稿中也首次提出鼓励公司“公布社会责任报告”。ESG信息披露将成为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的普遍实践。
 
国际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2021年底宣布成立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拟制定一套综合性的全球高质量可持续信息披露基准性标准。2022年将是ISSB的启动和布局之年,相关工作值得重视。我们预计,中国的政府部门将积极参与ISSB相关工作。